早期事迹 狄仁杰早年考中明经科,出任汴州判佐,后在阎立本的推荐下,担任并州都督府法曹。 后来,狄仁杰升任大理丞,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一年之内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一万七千人,却无一人冤诉,一时名声大振。 尽忠职守 676年(仪凤元年),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昭陵柏树,唐▼
无暇语俗吏 狄仁杰小时,家里有个门人被害,县吏前来查问。众人都争相回答申辩,只有狄仁杰自顾看书,不理不睬。县吏责问他,狄仁杰道:“书中列位圣贤都在,我还未与圣贤有所沟通,哪有时间和世俗的官吏说话呢?” 沧海遗珠 狄仁杰担任汴州判佐时,被小吏诬告。当时工部尚书阎立本为河南道黜陟使,在审问之时发现他是个德▼
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狄仁杰为人正直,疾恶如仇,把孝、忠、廉称之为大义。狄仁杰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祖父:狄孝绪,曾任尚书左丞。 父亲:狄知逊,曾任夔州长史。 儿子:狄光嗣,历任司府丞、户部员外郎、淄许贝三州刺史、太府少卿、扬州长史、歙州别驾。 儿子:狄光远,曾持狄仁杰所写的帛书向武则天鸣冤。 儿子:狄景晖,曾任魏州司功参军,因贪婪残暴,受到百姓的痛恨,狄仁杰的生祠也因此被砸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