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词网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大师对众人说:“这个法门中的坐禅,本来就不强调返内视心,也不是观想清洁净土,更不是枯坐着一动不动。如果说返内视心,心原本就是虚妄不实的,既然知道心乃虚妄,所以就没有什么可内视的。如果说观想清洁净土,人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只是由于产生了妄想胡念,才把真如佛性给遮蔽住,只要没有了妄想胡念,本性自然就变清净了,着意地观想净土,就产生了执著于‘净土’的妄想,妄想胡念没有什么固定的生成处所,观想本身也是虚妄的,洁净本来也是无形无象的,现在却要定出一个净土的具体形象,说看到它才是真功夫,这样认识的人,那障碍就从自己的本性中产生了,反倒被所谓净土的观想所束缚住了。善知识们,如果修行坐禅不动法门,要能够看见任何人时,对他的是和非,长和短,好和坏,过失和毛病等都视而不见,这才是修到了自己的本性真正不动的境界。善知识们,迷惑的人打坐时身体虽然不动,一开口就说别人的是和非,长和短,好和坏,这是与佛道根本违背的,就像所谓返视内心,观想净土,都是产生智慧障碍的歪门邪道。”大师又对众人说:“善知识们,什么叫坐禅呢?金刀落发这个法门中的坐禅,是指消除了任何障碍。对外在一切或善或恶的情况境界都不产生心思念头,这就叫‘坐’;对内在则能体会到自己的真如佛性是永不动摇的,这才叫‘禅’。善知识们,什么叫禅定呢?外在任何事相永远都不会干扰自己就叫‘禅’,内心永远平和不纷乱就是‘定’。如果执著于外在事相,内心就会纷乱;如果能远离外在事相,内心就不纷乱,人的本性自然也就清净和安定了。只是因为执著于外在境界,内在的思想境界就跟着乱了,如果对外在一切境界都能心不纷乱,那就是真正的入了‘定’了。善知识们,外在离开各种境界不受干扰就是‘禅’,内在保持不乱就是‘定’,外禅内定,就是禅定。《菩萨戒经》中说:‘我的本性原初就是清净的。’善知识们,在自己产生的每一个念头中,去体会自己的本性原本的清净,自己修,自己行,那佛道自然就修成功了。”

注释
①净缚:追求“净相”过分而被束缚。

参考资料:

1、 佚名.360doc.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717/14/10140585_224727942.shtml
    《六祖坛经》,佛教禅宗典籍。亦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释门正统》卷八《义天传》有“大辽皇帝诏有司令义学沙门诠晓等再定经录,世所谓《六祖坛经》、《宝林传》等皆被焚”等语,似宋辽时期此书已入经录。现有明清诸藏本、房山石经本及流通本等。1976年日本影印《六祖坛经诸本集成》,汇集各种版本《坛经》十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