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词网

部分译文

作者:佚名

○杨昭

  元德太子杨昭,是炀帝的长子,生下来后,高祖就让把他养在后宫中。

  三岁时,在玄武门抚弄石狮子,高祖与文献皇后到了那里。

  高祖正患腰疼,举起手,搭在皇后肩上。

  杨昭见了,回避在一边,像这样做了几次。

  高祖感叹说:“这孩子是天生的长者,是哪个教他这样做的?”因此很奇异。

  高祖曾对他说:“我要为你娶妻。”杨昭应声哭泣。

  高祖问其缘故,他回答说:“汉王未结婚时,总在您这里。

  一朝娶妻,就出外去了。

  我怕离开您,因此哭泣。”高祖感叹他有至性,特别钟爱他。

  十二岁,立为河南王。

  仁寿初年,转封晋王,授为内史令,兼任左卫大将军。

  三年后,转任雍州牧。

  炀帝即位后,就巡幸洛阳宫,杨昭留守京师长安。

  大业元年(605),炀帝派使者来立他为皇太子。

  杨昭有武力,能拉强弓。

  他生性谦和,言色平静,未曾发怒。

  即使有深嫌可责的人,他也只说:“太不该这样了。”他进膳不要很多食品,帷布、席子都极其节俭朴素。

  臣下有年老的父母的,他都要亲自问问是否安好,逢年过节都有恩赐。

  他就是这样仁爱。

  次年,到洛阳朝拜炀帝。

  过了几个月,将回到京师去,他想再留住一段时间,炀帝不同意。

  他在洛阳期间,下拜、请安无数次,他一向肥胖,因此患了劳疾。

  炀帝让巫者看看他,巫者说:“是房陵王的鬼魂作怪。”杨昭不久就死了。

  有诏让内史侍郎虞世基写哀策文,炀帝深深地追悼他。

  杨昭有儿子三人,韦氏妃生恭皇帝杨侑,大刘良娣生燕王杨倓,小刘良娣生越王杨侗。

○杨倓

  燕王杨倓字仁安,聪明、智慧,仪表堂堂。

  在各个孙子中,炀帝特别喜欢他,常把他带在身边。

  杨倓生性爱读书,尤其重视儒学著作,非常人所及,就像大人。

  他生母大刘良娣死得早,每到忌日,他从未不流泪呜咽。

  炀帝因此更感惊奇。

  宇文化及要杀炀帝时,杨倓感觉到要发生大变故,想入宫报告,又怕泄露了此事,因此与梁公萧巨、千牛宇文晶等人,穿过芳林门旁边的水窦而进去。

  到了玄武门,他假装上奏说:“我突然中了邪,命在旦夕,请得以与皇上当面辞别,我死而无憾。”希望以此见炀帝,但被掌管宫门的拦住了,竟不能报告炀帝。

  不久大乱爆发,被贼人杀害,时年十六岁。

  越王杨侗字仁谨,仪表漂亮,生性宽厚。

  大业二年(606),立为越王。

  炀帝每次出外巡幸,杨侗常常留守东都洛阳。

  杨玄感造反之时,杨侗与民部尚书樊子盖抵拒叛军。

  杨玄感被平定后,他到高阳朝见炀帝,被授为高阳太守。

  不久又以本官身份,留守东都。

  大业十三年(617),炀帝巡幸江都,又令杨侗与金紫光禄大夫段达、太府卿元文都、代理民部尚书韦津、右武卫将军皇甫无逸等,总留行台之事。

  宇文化及杀了炀帝后,元文都等人提议,因杨侗是元德太子的儿子,与皇室血缘最近,于是共同尊立他为皇帝。

  大赦天下,改元为皇泰,谥炀帝叫“明”,庙号为世祖,追赠元德太子为孝成皇帝,庙号为世宗。

  追尊其母刘良娣为皇太后。

  以段达为纳言、右翊卫大将军、代理民部尚书,王世充也当纳言、左翊卫大将军、代理吏部尚书,元文都为内史令、左骁卫大将军,卢楚也是内史令,皇甫无逸任兵部尚书、右武卫大将军,郭文懿任内史侍郎,赵长文任黄门侍郎。

  委托他们以机密要务,并制作金书铁券,藏在宫廷里。

  那时洛阳人称段达等七个人为“七贵”。

  不久,宇文化及立秦王之子杨浩为天子,并带兵来驻扎在彭城,他们所经过的城邑,大多背叛朝廷,追随逆党。

  杨侗惧怕,派使者盖琮、马公政,招降李密。

  李密于是派使者来请求投降。

  杨侗很高兴,很礼遇他的使者。

  即授李密为太尉、尚书令、魏国公,让他抵抗宇文化及。

  杨侗下诏书说:我大隋有天下,到如今三十八年了。

  高祖文皇帝圣略神功,创造天下。

  世祖明皇帝效法天地,统一中华与四夷。

  东到蟠木,西通细柳,前过丹徼,后越幽都。

  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风雨能到的地方,不管是圆首方足,还是生性食艹毛的人,都是我大隋的臣民。

  加上宝贶毕集,灵瑞全至,作乐制礼,移风易俗。

  智慧周济四海,万物都受其恩赐;大道普济天下,百姓用了还不知道。

  世祖明皇帝往日因为要到各地去看看,所以到了南方。

  我自居东都,盼望皇上驾临。

  所以他往年巡视天下,放开让人朝见,銮驾停驻,按驾清道,天下各地一如往日安宁,皇上的卫队也忠贞不二。

  岂料突起大祸,殃及皇上,灾生不测,祸及世祖。

  知道大祸的那天,我五内俱裂,痛哭不止,悲痛难胜。

  而且我听说,自古以来,每朝每代都有动乱,贼臣逆子,没哪个朝代没有。

  至如宇文化及,是世人皆知的庸才。

  他的父亲宇文述,以前来投我大隋,很早就蒙受大恩,赐他家与我们通婚,把他摆在公辅的位置上,地位超过九命,爵禄重于万钟,礼极人臣,荣冠一世。

  但他家白受山海一样的大恩,没有一点点用处。

  宇文化及这个不中用的东西,一向承蒙顾盼,跟随皇上出入,侍奉皇上。

  往日陪侍藩王,让他统领禁卫军。

  世祖当了天子后,又让他列入九卿之列。

  但他生性凶狠,恣意贪赃,时而交结恶党,时而抢掠财货,其罪行超过了刑法的极限,其罪状记满了监狱里的竹简。

  朝廷对他赏赐很多,可谓不遗簪履,恩典甚至泽及草芥。

  他本来按罪当死,但总被饶恕免死。

  三次免职,继而又复职;两次放逐边裔,又随即让他回来。

  对他的活命之恩,可谓比天还高;给他的奖掖之义,可说是人间少有。

  宇文化及以枭獍为心,连禽兽都不如,放纵毒心,兴起祸端,倾覆行宫。

  诸王兄弟,一时被他杀尽,在大路上行暴,世人不忍开口评说。

  有穷之在夏代,犬戎之对周朝,祸乱之极,也未超过现在。

  所以我刻骨铭心,饮胆尝血,望天看地,无处容身!如今王公卿士,文武百官,都认为皇祚不可颠覆,元凶应早消灭,拥戴我继承皇位。

  我德行浅薄,难当大任。

  如今我舍弃屏风而手执武器,脱下丧服而穿上甲胄,就是为了含冤誓众,忍泪治兵,指日遄征,以灭大盗。

  而且,那宇文化及假装拥立秦王的儿子,实际上与把他囚禁起来是一样的。

  化及是一副横行霸道的样子,专权擅权与皇帝无异。

  他践踏禁地,占据行宫,抬头扬眉,并无一点惭愧之色。

  朝中士族,都怕这个凶徒,但他们心里都十分怨愤。

  以我义师,又顺天道,消灭这个败类,不是今晚,就是明朝。

  太尉、尚书令、魏公李密,忠诚内发,宏略外举,率领勤王之师,讨伐违天的逆贼。

  果敢之士急先恐后,熊熊之众竞相杀敌。

  金鼓振聋,如火烧毛;锋刃纵横,如除大雪。

  魏公李密志在匡时济世,投身而为前躯。

  我亲率六军,星夜继进。

  用这么多人去作战,用这次战争来顺应义举,即使劈山,也可以劈动;即使射石,也可以射入。

  何况那宇文化及,虽拥有人徒,但都有离心:京都的侍卫,都西忆故乡;江东的淳朴百姓,都南思乡邦。

  这些时候,那里来的表章不断,人和信都接连不断。

  如王师一到,既见朝廷,他们自应解甲倒戈,叛军就会像冰块消融,如树叶飘散。

  而且,听说宇文化及放纵其恶,天夺其人心,他杀辱无辜,折辱人士,人们莫不道路以目,号天踏地。

  我如今复仇雪耻,要杀的只有一人;拯救涂炭,所爱的是广大士民。

  只请老天爷明鉴我心,保佑我宗社。

  亿兆人有感于忠义,都与我的心意相同。

  消灭元凶,饮酒授勋,四海安泰,合我心意。

  兵术军机,一并受魏公李密节度。

  李密见了使者,很高兴,向北面拜伏于地,人臣之礼很恭谨。

  李密于是向东抵抗宇文化及。

  “七贵”很不合拍,私下里有互相谋害之计。

  不久,元文都、卢楚、郭文懿、赵长文等人,被王世充所杀,皇甫无逸逃到长安。

  王世充到杨侗住所陈情谢罪,言辞、表情都很哀苦。

  杨侗还认为他很忠诚,让他上殿,世充披发为盟,发誓没有二心。

  从此杨侗什么都不知道了。

  杨侗心中愤愤不平,于是与记室陆士季谋划杀王世充,事情没有结果,就作罢了。

  到王世充破了李密之后,众望更加归向王世充。

  世充于是自封为郑王,总理大政,位加九锡,备法驾,杨侗不能禁止。

  段达、云定兴等十人,入见杨侗说:“天命无常,郑王功德很大,望陛下揖让告禅,遵尧舜之遗迹。”杨侗一听,十分震怒,说:“天下是高祖的天下,东都是世祖的东都。

  如隋德未衰,这话就不该说;如天命有改动,又何必说什么禅让?你们有的是先朝的老臣,立功绩于上代;有的勤王立功,身穿官服,头戴官帽,忽然说出这种话来,我又有什么指望?”杨侗神色凛然,侍卫莫不吓得流汗。

  退朝以后,杨侗对良娣哭泣。

  王世充又让人对杨侗说:“现在海内未定,需要君长。

  等天下安定后,再恢复你的帝位,一定像以前向你发誓说的那样,在道义上不违背你,不辜负你。”杨侗不得已,让位于王世充,他于是被幽禁在含凉殿。

  王世充称帝后,封杨侗为潞国公,食邑五千户。

  一个多月后,宇文儒童、裴仁基等人谋划杀王世充,再拥立杨侗。

  事情泄漏,都被杀害。

  王世充的兄长王世恽,因此劝世充害死杨侗,以绝民望。

  王世充派他的侄儿王行本,带着毒酒到杨侗处,说:“望皇上喝了这酒。”杨侗知道难免一死,请求与母亲相见,行本不许可。

  杨侗于是以布为席,焚香拜佛,咒道:“从今以后,望再也不生在帝王尊贵之家。”于是喝药,不能应时绝命,王行本又用布帛缢杀他。

  王世充装模作样,谥之为“恭皇帝”。

○杨暕

  齐王杨暕,字世月出,小名叫阿孩。

  长相俊美,浓眉大眼,很小就为高祖所宠爱。

  开皇年间(581~600),立为豫章王,食邑千户。

  长大后,读了不少经史之书,尤其善长骑马射箭。

  最初担任内史令,仁寿年间(601~605),授为扬州总管统领淮河以东军事。

  炀帝即位,晋封为齐王,增加食邑四千户。

  大业二年(606),炀帝刚到东都时,杨暕向炀帝呈上许多户籍图册,担任军导。

  不久,改任豫州刺史。

  后来,元德太子去世,朝内外都很关注此事,都认为杨暕应为继承人。

  炀帝命吏部尚书牛弘精选官员,王公大臣因此多推荐自己的子弟。

  第二年,转任雍州刺史,不久改任河南尹、开府仪同三司。

  元德太子身边二万多人都归于杨暕,皇上的恩宠更加优厚,从乐平公主到各亲属都争相致礼,百官朝拜,以致阻塞了道路。

  杨暕很骄纵,亲近小人,做的事大多不合法规。

  常派乔令则、刘虔安、裴该、皇甫谌、库狄仲钅奇、陈智伟等人寻求声色狗马。

  乔令则等人因此放纵,访得人家有美女的,就假传杨暕的命令叫来,运到杨暕府内,隐藏起来,恣意淫乱,然后抛弃。

  仲钅奇、智伟两人到陇西,向胡人抢取食物,勒索名马,得数匹马进献给杨暕。

  杨暕命他们送还主人,仲钅奇等人谎称是胡王的赏赐品,将马归为己有,杨暕却不知真实情况。

  乐平公主曾上奏隋炀帝,说有一个柳家的女子长得很美,炀帝当时没有说什么。

  过了很久,公主就把柳氏女子进献给杨暕,杨暕收纳了柳氏。

  过后炀帝问公主柳家的美女在哪儿,公主回答说:“在齐王府。”炀帝很不高兴。

  杨暕在东都营造府第,大门却无故倒塌,大堂的房梁从中折断,有见识的人认为是不祥之兆。

  后杨暕跟随炀帝到榆林,杨暕督五万人的步兵、骑兵在后,始终跟炀帝保持几十里的距离而驻军。

  一次炀帝在汾阳宫打猎,令杨暕用一千骑兵参加围猎。

  杨暕猎获许多麋鹿进献给炀帝,而炀帝自己却未能获得猎物,于是向随从官员发怒。

  随从们都说是因为杨暕身边的人阻拦了道路,野兽不能前来。

  炀帝因此动怒,要人查寻杨暕的过失。

  当时规定县令无故不能出境,有个伊阙县令皇甫诩受杨暕宠爱,违背禁令将到汾阳宫。

  又有个京城的人叫达奚通,他的小妾王氏善长唱歌,贵族交游并宴饮欢聚时,常常邀请她,她于是出入于齐王家。

  御史韦德裕按皇上旨意弹劾杨暕,炀帝命令一千多带甲士兵,搜查杨暕的府第,以彻底追查他的事情。

  杨暕的妃子韦氏,是民部尚书韦冲的女儿,较早死去。

  杨暕于是跟韦妃的姐姐元氏妇私通,生下一个女孩,外人都不知道。

  杨暕暗中召引乔令则在府内设宴饮酒,令则庆贺此事,就脱掉杨暕的帽子以助欢乐。

  杨暕又招来看相的人让他遍视后庭,看相的人指着元氏妇说:“这个生孩子的妇人要做皇后,王爷您富贵不可言。”当时国家没立太子,杨暕自己认为按照次序当立。

  又因为元德太子有三个儿子,杨暕心中常不安定,暗中行使邪道,做了很多厌胜之类的鬼事。

  到这时,这些事情全部暴露,炀帝大怒,杀了乔令则等数人,元氏妇赐死,杨暕的府僚都被放逐到边远地方。

  这时赵王杨杲还是个小孩,炀帝对侍臣说:“我只有杨暕这一个儿子,不是这样的话,应当让他死于市朝,来显明国家法令。”杨暕从此受的恩宠一天天减少,虽然是京城太守,却不再参与当时的政治。

  炀帝又常令武贲中郎将专人监视杨暕府的事情,杨暕有小过失,中郎将就奏到皇上那里。

  炀帝也常常担心杨暕发动政变,所给的随从,都是老弱之人,只算充数罢了。

  杨暕常常感到惧怕,内心不能安定。

  有一次,炀帝在江都宫,元会日,杨暕穿着法服上朝,无故有血从衣裳中流下。

  又一次坐在家中,看见一群老鼠有几十个,到面前就死了,老鼠一个个都没有头。

  杨暕很恐惧。

  不久,宇文化及变乱,乱兵将要进犯宫内,炀帝听到后,回头对萧后说:“莫非是阿孩吧?”他被疏远猜忌到如此程度。

  宇文化及又令人捕杀杨暕,杨暕当时还睡着没有起来,乱兵已经进来了,杨暕吃惊地问:“是谁?”来人没有回答,杨暕还认为是炀帝下令逮捕他,因而说:“传诏的使者且慢,我没有做对不起国家的事。”乱兵于是把他拉到街上杀了,他的两个儿子也一起遇害。

  杨暕竟不知道杀他的是谁,死时年仅三十四岁。

参考资料:

1、 佚名.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066195085759.html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

《隋书》,唐魏徵等撰。隋文帝时,王劭已撰成《隋书》八十卷。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令狐德棻首先提出修 齐、梁、陈、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隔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数年仍未成书。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命房玄龄监修隋史,另纪传部分监修的还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贞观十年(636年)成书。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