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词网

部分译文

作者:佚名

○契丹

  契丹的祖先与库莫奚是一个民族的两个部落。

  这两个部落都被慕容氏打败,都逃窜到松江、漠河一带。

  后来稍稍强盛起来,居住在黄龙山北边数百里的地方。

  他们的风俗习惯与革末革曷族很相似:喜欢劫掠;因父母死了而悲哀哭泣的人,被看作是懦夫;只要按风俗将父母的尸体放在山巅树梢上,过三年后,才将尸骨收回来烧掉,烧时一边浇酒一边祷告说:“冬天,您们到向阳的地方吃供品吧。

  如果我打猎,就保佑我多多猎到野猪和鹿。”他们的顽劣礼义,在诸夷中最突出。

  在后魏时代,契丹被高丽侵扰,部落中万余人请求内附于魏,居住在白貔河一带。

  后来又被突厥逼迫,有万余家到高丽寄居。

  开皇四年(584),契丹首领率领各部落头领莫贺弗晋见隋文帝。

  五年,又率领全体部落成员请求归附隋朝。

  文帝接收了他们,让他们随便住到老地方。

  六年,契丹各部落互相攻打,战火很久不熄,又与突厥互相侵扰。

  隋文帝派使者责备契丹,契丹派使者到隋朝谢罪。

  后来,契丹出伏等部落背叛高丽,带领部落成员归附隋朝,高祖接收了他们,安置他们在渴奚那颉的北面居住。

  开皇末年,契丹另一部落四千余户背叛突厥降归隋朝。

  文帝正与突厥和好,注重是否失去远民之心的问题,便下令给他们粮食,让他们全部回归本土,并下诏突厥安抚他们,接纳他们。

  这四千余户坚决推辞,不肯回去。

  此后契丹部落人口逐渐增多,于是向北追随水源迁移牧场,在辽西正北面二百里的地方,靠近讠乇纥臣水居住,东西连绵五百里,南北相连三百里,分为十个小部落。

  兵多的达到三千人,兵少的也有千余人,随气候水草变化而游牧。

  遇有征战,就各部落首领聚会决定,调动军队用兵符验证。

  突厥首领沙钵略可汗派吐屯潘垤总管他们。

○室韦

  室韦是契丹族的一个部落,住在南部的叫契丹,住在北部的叫室韦。

  室韦又分为五个小部落,互不统一。

  这五个小部落是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

  五个部落都没有首领,人民贫穷,突厥常常派三吐屯总管他们。

  南室韦在契丹北面三千里的地方,土地低凹潮湿,到了夏天,他们就向西北迁移到贷勃、欠对山一带,那里草木茂盛,禽兽多,但蚊蚋多,人民都筑巢而居,以避其害。

  后来,南室韦又分裂为二十五个部落,每个部落有一个称为“条莫弗瞒咄”的,类似酋长。

  他死后,由他的子弟继承他的位置;如果他没有后代,就在本部落中选择贤能豪壮的人继任。

  他们的风俗:男子都散发披肩,女人则把头发盘在头顶上;衣着与契丹相同;出门坐牛车,在上用粗竹席围成房屋形状,像突厥毡车形状。

  渡水则捆柴薪作为筏子,也有用皮革做船的。

  乘马用草织成马鞍,用草搓成缰绳。

  睡觉则弯下树枝或竹枝作为房屋,用粗竹席盖在上面,迁移时,就收起竹席放到车上拉走。

  他们用猪皮做坐垫,用木块排成坐垫;妇女们都抱膝而坐。

  这里气候寒冷,田地收成很少,无羊少马,多有猪牛。

  酿酒饮食,与革末革曷风俗相同。

  男女婚嫁的办法:双方家长同意后,男青年就将女朋友偷偷带回家中,然后给岳父家送牛马作为聘礼,又将女方送回娘家。

  等到女方有了身孕,女子才随丈夫回到婆家。

  此地风俗,女性死了丈夫不能改嫁,认为死人的妻子不能共同生活。

  部落修建有公用的大棚。

  人死后,就将尸体放在棚顶上。

  守丧三年,一年哭祭四次。

  他们的国家不产铁,铁器来自高丽。

  从南室韦向北走十一天路程,就到了北室韦。

  北室韦分为九个部落,围绕吐纥山居住。

  他们的部落首领称为“乞引莫贺咄”,每部还有三个叫莫何绰的副头领辅佐他。

  这里气候最寒冷,积雪深厚,可以淹没高头大马。

  这里的人到冬天就进山,住进土洞中,牛马牲畜大多被冻死。

  这一带獐鹿多,当地人主要以狩猎为生,吃野兽肉,穿野兽皮。

  凿开冰块,撒网沉入水中捕捞鱼鳖。

  因地积雪很深,怕陷入深坑中,出门便坐雪橇。

  人们以捕貂为业,用狐貉皮做帽子,用鱼皮裁制衣服。

  从北室韦继续向北走上千里,便是钵室韦。

  这里的人靠近胡布山居住,人口比北室韦要多,不知究竟分为多少个部落。

  人们用桦树皮盖房子。

  其余风俗,与北室韦相同。

  从钵室韦向西南走四天路程,就到了深末怛室韦。

  这个部落因水而得名。

  人们冬天住土洞,以躲避严寒。

  从深末怛室韦又向西北走数千里,便到了大室韦。

  这一带道路艰险,语言不通。

  此地貂和青鼠特别多。

  北室韦时常派使者到中原来进贡,其余部落没有来的。

参考资料:

1、 佚名.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066195085759.html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

《隋书》,唐魏徵等撰。隋文帝时,王劭已撰成《隋书》八十卷。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令狐德棻首先提出修 齐、梁、陈、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隔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数年仍未成书。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命房玄龄监修隋史,另纪传部分监修的还有颜师古、孔颖达、许敬宗等。贞观十年(636年)成书。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