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词网

部分译文

作者:佚名

高季兴,字贻孙,陕州硖石人。本名季昌,到后唐庄宗李存勖即位后,为回避庄宗的庙讳“庄”而改“昌”名为“兴”。小时在汴州商人李七郎家中做事,梁太祖以李七郎为养子,赐李七郎姓朱,名友让。梁太祖曾经看见高季兴寄身于仆隶之中,他的耳朵和面相与他人有些不同,就命朱友让收养他做儿子。梁太祖以高季兴为牙将,高季兴慢慢地学会了骑马射箭。唐朝天福年间,唐昭宗李晔被迫驾驻岐下,梁太祖包围凤翔时日已久,大家都说要撤军回去,只有高季兴劝谏阻止,这件事记载在《太祖本纪》中。不久终于将唐昭宗迎回京城长安,昭宗赐高季兴为迎銮毅勇功臣、检校大司空、代理宋州刺史。后跟随梁太祖平定青州,改为主持宿州事务,迁任颍州防御使,梁太祖令他恢复他的原姓高氏,擢升为荆南兵马留后。荆州从唐僖宗乾符年以后,战火交集,市井城邑破败不全,高季兴招聚流离失散的人民,逃亡在外的人民回归故土恢复旧业,梁太祖嘉奖高季兴,就授给他符节和斧钺。梁太祖开平年间,高季兴在朗州打败雷彦恭,被加封为平章事。荆南城以前没有外城墙,高季兴开始修筑外城墙,于是向人民征收沉重的赋税,招聚亡命党徒,从此以后高季兴就不守本份而擅自向吴国、蜀国称臣,梁太祖渐渐不能控制他,就因便封他为渤海王。高季兴曾经进攻襄州,被孔京力打败。

  到后唐庄宗平定天下,高季兴到洛阳朝拜称臣,被加封为兼中书令,当时很多人都请求庄宗扣留他,郭崇韬认为朝廷正向华夏推行信用道义,请求庄宗放他回到藩镇,高季兴急行离去。到襄州,酒喝到酣畅时,对孔京力说:“这一趟有二错:我去朝拜是一错,他们放回我是二错。”及到荆南时,高季兴对宾僚将佐们说“:新立国的皇上百战之后才拥有了黄河以南,对功勋大臣夸耀他曾亲手抄录《春秋》;又竖起手指说:‘我从手指头上得到天下。’像这样那就是功劳全在他一人了,哪里还有大臣的辅佐之功!而且皇上外出游乐狩猎十天半月都不回,朝廷内外的人心,将怎么忍受得了,我可高枕无忧了。”于是增修加固西面相连的城池,以做抵御敌人的准备。这时梁朝的旧军大多被高季兴招诱,因此士卒逐渐增多,飞扬跋扈的志向坚定了。第二年,被册封为南平王。魏王李继岌平定蜀国后,选尽蜀国的珠宝财货从长江用船运载而下,船到峡口时,正逢上庄宗遇祸被害,高季兴拦截船只全部抢走珠宝财货。唐明宗李嗣源即位,高季兴又请求将夔州、峡州划为自己的属郡,皇上开始答应了他的请求,后来朝廷任命刺史,高季兴上书朝廷说已经派子弟们临时主持夔、峡二郡事务,请求不要再任命刺史。不臣服的情状已经明显了,明宗诏令剥夺他的官爵。明宗天成初年,命令西方邺起兵收复荆南、夔、峡三州,又派襄州节度使刘训统率部队包围了伪荆南国,以讨伐高季兴的罪行,正遇上下大雨,只好撤军回师。天成三年(928)冬天,高季兴犯脚气病去世。他的儿子高从诲即位,接连上表认罪,请求恢复对朝廷的职责和贡赋。因此恢复高季兴的官爵,谥为武信。

  高从诲,开始时在后梁做官,历任殿前控鹤都头、鞍辔库副使、左军巡使、如京使、左千牛大将军、荆南牙内都指挥使,代理濠州刺史,历官至检校太傅。当初,在高季兴将要反叛时,高从诲总是哭着劝谏他,高季兴不听。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高季兴去世,高从诲就上表朝廷谢罪。明宗表彰他,随即令他除去丧服任职,授任荆南节度使、兼侍中。长兴三年(932),加封检校太尉。闵帝应顺年间,封为南平王。末帝清泰初年,加封检校太师。后晋高祖天福年间,加封守中书令。天福六年(941),襄州安从进造反,朝廷派兵攻讨,高从诲赠军粮以助王师,朝廷诏令嘉扬他,立即加封守尚书令,高从诲上奏章坚决推让,朝廷派使者劝说他,最后还是没有接受任命。因为当时有术数之士说高从诲这年有厄运,应当退避恩宠爵禄。到契丹人攻入汴京消灭了后晋,后汉高祖在太原建立国号,高从诲派使者从小道奉上贡礼,暗中向高祖祈请,说待高祖平定黄河、汴州一带后,请高祖将郢州划为自己的属郡,高祖没有明确答复。到高祖进入汴京后,高从诲又送上贡礼,请求答复以前的要求,高祖不答应。高从诲大怒,便率领州兵攻打郢都,十来天后,被郢州刺史尹实打败,从此不再向朝廷进贡。高从诲又向东通好吴国,向西通好蜀国,都是以求得提供军援财货而已。晚年,因为镇星移到与荆南分野相应的轸翼位置,高从诲脱去罗纨衣服,穿上俭朴的衣服,节俭饮食,以禳除灾祸。并立即令人请托襄州安审琦,请求归顺朝廷听任处置,朝廷也对他网开一面。汉乾佑元年(948)冬十一月,因病在任上去世。诏令追赠为尚书令,谥号叫文献。

  儿子高保融即位,位至荆南节度使、守太傅、中书令,封南平王。大宋建隆元年(960)秋天去世。谥号叫贞懿。

  其众将中深受倚重的,则有王保义。王保义本来姓刘,名去非,幽州人。小时任县吏,粗暴而无品行,熟习骑马射箭,勇于搏斗攻击。刘仁恭的儿子刘守奇善于射箭,只承认刘去非有才能。刘守奇因为哥哥刘守光夺了父亲的位置,便逃到契丹,又从契丹逃往太原,刘去非都跟着他。庄宗讨伐北燕时,刘守奇跟随周德威带着军队前进,部队到达涿州,涿州刺史姜行敢登城固守,刘去非对姜行敢大声说“:河东小刘郎领军来为他父亲铲除凶贼,你怎么胆敢抗拒!”刘守奇取下头盔问候姜行敢,姜行敢就在城墙上遥拜刘守奇,立即打开城门迎接投降。周德威嫉妒刘守奇不战而下涿州的功劳,密告庄宗,说刘守奇不可靠。庄宗使人召回刘守奇商量事情,走到土门时,刘去非劝说刘守奇说“:您不费一兵一卒便降伏了涿郡,周将军因为不是出于自己的功劳,必有巧舌离间,太原不能去啊!您家与梁朝,一向有君臣的关系,应投奔归附于梁朝,才有大福以保万全啊!”刘守奇于是投奔梁朝,梁朝以刘守奇为沧州留后,以刘去非为河阳行军司马。当时谢彦章调刘去非任郢州刺史。到庄宗平定河、洛一带后,刘去非便丢下郢州归顺高季兴,任行军司马,又改姓换名。从此高季兴父子把他当作心腹,举凡守土规划,出兵方略,言听计从。乾佑元年夏天,高从诲奏请任刘去非为武泰军节度留后,仍任荆南行军司马,加封检校太尉。后来刘去非在江陵去世。

  马殷,字霸图,许州鄢陵人,小时做木匠,当蔡州贼寇秦宗权作乱时,才应募参军。开始,跟随孙儒渡过淮河,攻陷广陵。当孙儒在宣州被击败时,马殷跟随另一位将领刘建峰攻略江西,接连攻下洪、鄂、潭、桂等州,刘建峰全部占有了湖南地界,就自立为潭州统帅。不久,刘建峰被部下杀害,潭州人推举行军司马张佶当统帅。当时马殷正领兵进攻邵州,张佶说“:我的才能比不上马殷。”就发文给马殷将潭州军府事务交付给他。马殷从邵州凯旋,犒劳将士,诛杀了杀害刘建峰的几十个人,自己当潭州留后。过了很久,朝廷任命他为湖南节度使,于是就拥有了潭、衡等七州的地盘。

  唐昭宗天福年间,杨行密急攻江夏,杜洪向荆南求援,成..派水军支援杜洪。这时澧朗节度使雷彦恭乘成..出兵之机,袭击占领了荆州,用车子装上他的宝物财货,烧毁了荆州城而离去。雷彦恭向东联合吴国杨行密,截断江汉间水陆运输道路,马殷与荆南高季兴联合兵力在澧朗进攻雷彦恭。几年后,抓获了他,全部占有了他的土地,于是以张佶当朗州节度使,从此兵力强盛。

  马殷在梁代贞明年间,为时势姑息纵容,他所要求的都予以满足,接连升官到守太师、兼中书令,封为楚王。又上奏章请求依照唐代秦王李世民的前例,加封天策上将军的称号。又请求在官职管辖范围内增加掌管静江、武平、宁远等地军事的权力,都依从了他。已经被封为楚王,还要求依照唐代各王行台的先例,设置天官幕府,有文苑学士的名称和知诏令的名号,总共控制二十多州,自行任命官吏,征收赋税不纳贡,民间采茶,均压价收购。又自行铸造铅铁钱币,凡各地商人带有宝物财货来到他的楚国境内的,马殷只用楚国土产和钱币与他们交易,使他们带来的财宝一点不剩,于是使得楚地一方富庶强盛,极尽挥霍奢侈,而贡奉给朝廷的不过几万斤茶叶而已,到中原卖茶叶获得的赢利,一年以百万计算。后唐同光初年,首次修改官职赋贡,又授与马殷太师、兼尚书令、楚王等官职。天成初年,加封守尚书令。长兴二年(931)十一月十日,死在官位上,时年七十八岁。明宗听到后,停止上朝三天,谥号叫武穆。

  刘言,本为朗州牙将。当初,伪楚国马氏皇族被江南南唐所俘时,朗州没有主帅,大家便推举列校马光惠为武平军留后,马光惠任刘言为副使。后来马光惠荒淫奢侈过度,军心不拥戴他,便废掉他,以刘言代马光惠为留后。这时是后周广顺二年(952)秋,刘言任留后之后,一方面向北方派遣使者向周太祖奉表称臣,一方面又向东给南唐李景上奏,请求正式授任他为节度使,李景没答应他。这时边镐占据湖南,暗中派人带着金银布帛诱使武陵溪洞的蛮族,想合兵以攻朗州。遇上李景下达伪诏,征召刘言前往金陵,刘言害怕,不听从李景诏令,在当年冬十月三日,与他的节度副使王进逵、行军司马何敬真、总指挥使周行逢等共同率领水军袭击潭州。九日,攻占益阳寨,杀死淮南军士数千人。十三日,到达潭州城下。当夜,边镐领着他的部下弃城东逃,王进逵、何敬真便进占潭州城。刘言又派牙将张崇嗣向周太祖奉上表章,说潭州在经历战火之后,焚烧殆尽,请允许将潭州州府移向朗州,周太祖答应了。诏令升朗州为大都督府,地位在潭州之上。

  广顺三年(953)正月,周太祖诏令任刘言为检校太师、同平章事、朗州大都督、兼武平军节度使,统领武安军、静江军。又以王进逵为武安军节度使,何敬真为静江军节度使,兼武安军节度行军司马。不久,刘言派何敬真南攻广州贼寇,何敬真失去法度控制,逃回潭州,被王进逵所杀。同年秋天,王进逵上奏说:“刘言与南唐逆贼相通,派指挥使郑王交带领兵士,想吞并本道,郑王交被军士挟持,逃往武陵,刘言旋即被众军所废,臣已到朗州安抚完毕。”周太祖诏令刘言罢职回家,由王进逵酌情安置。刘言不久就遇害,朝廷便正式任王进逵为朗州节制。

  显德元年(954)秋,诏令以武安军节度副使周行逢为鄂州刺史,临时主持潭州军府事务,加封检校太尉。三年春正月,周世宗准备攻伐淮南,诏令王进逵领兵进入南唐境内。二月,王进逵遵令进军,并派部将潘叔嗣率领五千士兵为先锋。走到鄂州地界,潘叔嗣反戈攻击朗州。王进逵知悉后,倍道兼行,先进入武陵,潘叔嗣急攻其城,王进逵失败,被潘叔嗣所杀。派人到潭州请周行逢到朗州,在大街上处死潘叔嗣。同年秋七月,诏令以周行逢为朗州大都督,兼武平军节度使,加封侍中。从此潭州、朗州之地,尽为周行逢拥有。大宋建隆初年,加封周行逢为中书令。四年(957),周行逢去世,三军拥立他的儿子周保权为统帅。不久,朗州军变,向朝廷求救。当王师平定荆、湖后,周保权进入朝廷,从此湖湘之地便尽为朝廷疆土了。

  钱繬,杭州临安县人。小时勇猛,喜欢行侠仗义,以报复仇怨为能事。唐僖宗乾符年中,服事潜地镇将董昌任部校。正逢天下大乱,黄巢寇犯岭南,长江、淮河一带盗贼啸聚成群,大的攻击州郡,小的剽掠乡里,董昌聚集部众,恣意横行于杭州、越州之间,杭州八县,每县招募一千人为一都,当时称之为“杭州八都”,以遏制黄巢的进攻。这时有刘汉宏,聚集徒党占据越州,自称为节度使,攻占相邻州郡;润州牙将薛朗赶走他的节度使周宝,自称为留后。唐僖宗在蜀地,诏令董昌讨伐刘汉宏、薛朗,董昌将军政交给钱繬,率领八都兵士进攻越州,诛杀刘汉宏;回戈进攻润州,活捉薛朗。江、浙平定,董昌任浙东节度使、越州刺史,上表推荐钱繬代替自己做杭州刺史。

  唐景福年间,朝廷以李钅延任浙江西道镇海军节度使。这时孙儒、杨行密交互作乱,淮海烟火战尘几千里,钱繬经常带兵防守捍卫,孙儒盘踞宣州,不敢侵犯江、浙,由此钱繬功勋名声日益显赫。很久后,李钅延最后不去上任,朝廷以钱繬做镇海军节度使,又将润州军队番号移并于杭州军队,又在越州建立威胜军,以董昌为节度使。董昌逐渐骄横显贵,自以为应当与图..谶言相应,被妖人王百艺所骗,僭称尊号,就在越州自称为罗平国王,年号叫大圣,任钱繬为伪两浙都将。钱繬不接受伪职,将情况报告朝廷,唐昭宗命钱繬讨伐董昌。乾宁四年(897),钱繬率浙西将士攻破越州,活捉董昌献给朝廷,朝廷嘉奖他的功劳,赐给钱繬永纪其功的铁券,又任宰臣王溥为威胜军节度使。而两浙的士兵百姓拜奉奏章,请求朝廷以钱繬兼任杭、越两镇节度使,朝廷不能制抑,因而任命钱繬,改越州威胜军为镇东军,钱繬就兼任镇海、镇东两处镇节使。钱繬已兼任两镇节度使,有三万精兵,而吴国杨行密连年兴兵,进攻苏、湖、润等州,想兼并两浙,屡次被钱繬打败,杨行密也侵占了几州,而钱繬所统辖的仅十三州而已。天复年间,钱繬大将许再思、徐绾反叛,带着宣州节度使田君页阴谋袭击杭州。田君页等率领部队扑到杭州城下,钱繬激励将士,交战一次就打败了他,活捉了徐绾,田君页逃走。

  钱繬在临安故乡兴造房屋,极尽壮丽,年节时到故乡走走,车骑随从威武壮观,成万的人排成队列。他的父亲钱宽每当听到钱繬回家,便走开躲着他,钱繬就步行去找父亲,请他说明缘故。钱宽说“:我们家历代以种田打鱼为业,还没有富贵显达像你这样的,你现在是十三州的主人,三面受敌,与人争利,恐怕灾祸将降临我家,所以不愿见你。”钱繬涕泣受教。

  钱繬在唐昭宗朝,官位升到太师、中书令、本郡王,食邑两万户。梁太祖革除唐朝天命登上帝位,以钱繬为尚父、吴越国王。梁末帝时,加封为各道兵马元帅。同光年中,任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封为吴越国王,赐给玉册、金印。当初,后唐庄宗到洛阳,钱繬贡上丰富的礼物,请求仍做吴越国王,当玉册诏令下达,有关部门详细议定,各位臣子都说:“玉简金字,只有皇上一人才能享有,钱繬是人臣,不能给他。又本朝建朝以来,除四方夷狄远方藩族,为安抚笼络他们而赐以玉册拜以官爵,有的有国王的名号,而九州之内没有这种事。”郭崇韬更不容许钱繬越位号称国王,而枢密承旨段回,奸佞行事,能改变郭崇韬的心意,绕着弯子为钱繬说情,郭崇韬勉强听从了他。钱繬于是将镇海、镇东军节度使让给他的儿子钱元瓘,自称为吴越国王,将居住的地方叫宫殿,办公官府叫朝廷,其辅佐他的臣子,都僭称后唐百官的名号,只是不改变年号而已。颁发诏册,对新罗、渤海施加封爵,对东海岛屿上的民族部落也都派遣使者进行册封。

  明宗即位初年,安重诲主管国事,钱繬曾经写给安重诲书信,说:“吴越国王谨致书于某官执事。”不予问候寒暄,安重诲恨他没有礼貌。恰逢供奉官乌昭遇出使到两浙,常常将朝廷私事告诉吴人,又视钱繬为殿下,自称臣子,谒见钱繬时行舞蹈的礼节。当回来后,副使韩玫详细讲述乌昭遇的事,安重诲因而削除钱繬元帅、尚父、吴越国王的称号,令以太师之职辞官退隐。过后很久,钱繬的儿子钱元瓘等上表陈情。这时吴国贼寇进攻逼近荆南,明宗怀疑钱繬与他们共同作恶,就颁布诏令责问他,钱元瓘等又派使者从淮南小道进京上表,力陈戮力本朝、尽心体国的忠诚,明宗嘉奖他,于是颁布诏令又重授钱繬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吴越国王。不久,又诏令恩赐钱繬上表时可不称自己本名。

  钱繬在杭州近四十年,极尽奢华富贵。以前钱塘江海涛逼近州城,钱繬大力役使民工徒吏,开凿石块填江砌堤,又铲平了江中的罗刹石,修起亭台楼榭,拓宽外城周围三十里,房屋的繁华稠密,江山的雕饰美丽,确实是江南胜景。钱繬爱读书,喜欢吟咏诗词歌赋。江东有叫罗隐的人,以诗歌闻名海内,依附钱繬做参佐。钱繬曾经与罗隐以诗唱和,罗隐喜欢讥讽,曾开玩笑作诗,提起钱繬卑微时骑牛放牧和操棍斗殴的事,钱繬也和悦而不生气,其通达宽谅能做到这样。钱繬虽然晚年荒唐任意,但从唐朝,到梁代,以及庄宗中兴以来,常常驾起帆船越过大海,贡奉朝廷没有中断,所以朝中也因此善待他。

  钱繬在长兴三年(932)三月二十八日去世,年八十一岁。明宗诏令说:“已故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吴越国王钱繬,是历朝元老,当代功勋高贤,已经位极人臣,一向名高简册,追赠则没有再高的官爵可用,改名则应表示优遇崇敬,当令有关部门议定谥号,以王的礼仪安葬,再赐给神道碑。”谥号叫武肃。钱繬刚服事董昌时,年青力壮,性格刚烈。当时有位儒生拜见主帅董昌,已经递上名片了,见到钱繬时稍有不恭,钱繬即大怒,把他扔到罗刹江中,当传达者准备叫儒生进来时,钱繬欺骗说:“客人已经拂袖而去了。”当他做了主帅时,有人献上诗说:“一条江水槛前流。”钱繬不高兴,以为是讥刺自己,接着就把那人杀害了。到了晚年,才亲爱别人礼贤下士,留心道德礼义,数十年间,人们很称誉他。钱繬特别依恃位高势大,将两浙分为几个州镇,各节度使先任命再上奏。在他左右都是儿子孙子外甥侄子,车骑宫殿衣服饰物,可跟皇朝相比,两浙民间都叫他“海龙王”。梁代开平年间,两浙人民上书,请求为钱繬建立生前祭祀的祠堂,梁太祖应允了他们,令翰林学士李琪撰生祠堂碑赐给他,至今民间百姓祭祀他,子孙纪念他,他也是近世有名望的王呢。

  钱元瓘,是吴越国王钱繬的第五个儿子。开始时任盐铁发运巡官,钱繬上表推荐他任尚书金部郎中,赐给金玉紫衣。天复年间,杭州裨校许再思等人作乱,勾结宣州节度使田君页,田君页领兵突然杀来,钱繬打败了许再思,与田君页讲和。田君页要同钱繬结盟,钱繬把所有的儿子都叫来,问他们说:“谁能为我去做田家的女婿?”儿子们都露出为难的神色,当时钱元瓘年仅十六岁,上前说:“我全听从大王吩咐。”因此就去宣州成亲。

  唐朝天祐初年,钱元瓘承诏接连升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内牙将指挥使,几年之间,讨伐叛乱抗击贼寇,大立功勋。后梁贞明四年(918)夏,钱繬大举讨伐吴国,以钱元瓘为水战各军都指挥使。战船抵达东州时,吴人以水军迎战,钱元瓘在筏子上顺风点火扬起灰烟以做掩护,吴军迷失方向,于是被打败,活捉了军使彭彦章以及军校七十多人,获得战船四百艘。吴人知道不能与之对抗,便向钱繬讲和。因功上奏朝廷任钱元瓘为镇海军节度副使、检校司徒。后梁末年,迁任清海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后唐同光初年,加封检校太师、兼中书令、镇东等军节度使、观察使、处置使等。这时钱繬任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中书令、吴越国王,到钱繬以太师职位退休时,钱元瓘接连上奏,请求恢复旧号,唐明宗应允了他。这时钱繬年岁已高,想定继承人,叫来儿子们让他们各自论功,都请求让位给钱元瓘。到钱繬病重时,召来将官对他们说:“我的病将不会好,儿子们都愚昧懦弱,恐怕不能做你们的主帅,我要与你们永别了,你们当自己挑选出主帅。”将官们号哭着说“:大令公有军功,品行贤德又有仁义孝道,已经主管两处藩镇,大王何苦这样说呢!”钱繬说:“你们认为他可以吗?”将官们说:“我们都愿奉他为主帅。”钱繬于是令人搬出几筐符节、钥匙等放在前面,对钱元瓘说:“三军都说你可奉立,把这些都拿去。”钱繬去世,钱元瓘便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后唐长兴四年(933),朝廷派将作监李纮在钱元瓘服丧满期后拜封他官爵,又命户部侍郎张文宝授钱元瓘兼任尚书令。清泰初年,被封为吴王。二年,被封为越王。天福元年(936),赐给他黄金印玺。三年,封他为吴越国王。五年,加封为天下兵马元帅。六年,任天下兵马都元帅。那年夏天钱元瓘生病,秋天官府起火灾,被焚烧一空,钱元瓘于是搬往别处,而火苗追着他燃烧,钱元瓘因而惊悸发狂,在该年八月二十四日去世,享年五十五岁。谥号为文穆。钱元瓘小时就聪明,长于安抚统治别人,征战十五年,决断英明迅速,深受军民拥戴,然而超越本位营造宫室,比他父亲更进一步,所以招致天降火灾。钱元瓘有诗千首,编集其中优秀者共三百首,命名为《锦楼集》,浙江一带人们都广为传诵。

参考资料:

1、 佚名.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1721946562714.html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称《梁唐晋汉周书》,是由宋太祖诏令编纂的官修史书。薛居正监修,卢多逊、扈蒙、张澹、刘兼、李穆、李九龄等同修。书中可参考的史料相当齐备,五代各朝均有实录。从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中原地区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中原以外存在过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小国,周边地区还有契丹、吐蕃、渤海、党项、南诏、于阗、东丹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习惯上称之为“五代十国”。《旧五代史》记载的就是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