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词网

译文

作者:佚名

唉,国家兴亡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出于天命的安排,难道就不是人事的作用吗?推究唐庄宗取得天下,和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终的时候,拿出三支箭赐给唐庄宗并告诉他说:“梁,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拥立的,契丹和我相约为兄弟,但都背叛了晋而归附梁这三件事,是我终身的遗恨。

  给你这三支箭,你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志愿!”唐庄宗接受了这三支箭并把它们珍藏在太庙中。

  后来用兵打仗时,就派从事拿着少牢祭品到太庙祷告,请出箭来,装在锦囊里,背着箭走在军队前面,到战胜归来又送回太庙收藏()当唐庄宗用绳子捆绑燕王父子,用木匣装上梁村臣的人头,进入太庙.把箭归还给先王而报告成功,那时意气的旺盛,可说是豪壮极了!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晚上呼喊,叛乱的人就四面响应,庄宗匆忙惊慌地向东逃出,还没来得及看见贼军而士兵已经逃散离去,君臣面面相毖1,不知该回到哪里,以至于割掉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流下打湿了衣襟,多么衰弱啊!岂不是取得天下艰难而失去天下容易吗?抑或推究他成败的轨迹,而都是出自别人吗?《尚书》说:“骄傲自满招致损害,谦虚谨慎得到好处。”忧虑辛劳能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能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

  因此当他强盛的时候,遍天下的英雄豪杰没有人能和他争斗;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乐官围困他,居然身死国亡,被天下人耻笑。

  祸患常常是从细小的事物中稹累起来的,而智慧武勇又常常困于自己溺爱的东西,哪里只是伶人呢!因此作《伶官传》。

  唐庄宗既喜欢乐舞艺人,又懂得音乐,会作曲,到现在汾、晋二州民间,大多能唱他作曲的歌,叫做“御制曲”的都是。

  他的小字叫亚子,当时有的人叫他亚次。

  又另取艺名自称李天下。

  从他做王开始,直到做天子时,常常和艺人们在庭中嬉戏,乐官从此专权,于是导致灭亡。

  皇后刘氏素来微贱,她的父亲刘叟,卖药为生,擅长占卜,号称刘山人。

  刘氏性格强悍,正和嫔姬们争宠,常常以自己的家世为耻辱,十分忌讳这件事。

  唐庄宗于是穿上刘叟的衣服,背上蓍草袋和药箱,让他的儿子李继岌手提破帽跟着他,来到刘氏卧室里,说:“刘山人前来看望女儿。”刘氏大怒,鞭笞李继岌赶他走。

  宫廷中作为笑料逗乐。

  唐庄宗在胡柳打仗时,他宠爱的乐官周匝被梁人抓去。

  后来消灭梁进入汴京,周匝到马前拜见,唐庄宗见到他很高兴,赐给他金银绸帛,慰劳他的辛苦。

  周匝回答说:“我落到仇敌手中,而能活着回来,是教坊使陈俊、肉园栽接使储德源的力量。

  希望求得两个州报答这两个人。”唐庄宗都同意任命他们做刺吏。

  郭崇韬谏阻说:“和陛下共同夺取天下的人,都是英豪忠勇的人。

  如今大功刚刚告成,没有一个人受到封官赏爵,却先委任乐官做刺史,恐怕会丧失天下人心,不可以这样做!”于是搁置了这一任命。

  过了一年,乐官们多次提到这件事,唐庄宗对郭崇韬说:“我已答应周匝了,这样做让我羞于见到他们三个人。

  你说得虽对,但应为我委屈施行。”最终任陈俊为景州刺史、储德源为宪州刺史。

  唐庄宗喜好打猎,在中牟打猎时,践踏百姓的农田,中牟县令拦着马恳切谏阻,为百姓请求,唐庄宗发怒,呵叱县令离开,将要杀掉他。

  乐官敬新磨知道这样做不行,于是率领众伶人追上县令,把县令抓到马前斥责他说:“你身为县令,偏偏不知道我们天子喜欢打猎吗?怎么放纵老百姓种庄稼交纳赋税!为什么不让你的百姓挨饿空下这块地,以便让我们的天子驰骋打猎?你的罪应当被处死!”于是上前请求赶快行刑,乐官们一同附和,唐庄宗大笑,县令纔得以免死离去。

  唐庄宗曾和艺人们在庭上游戏,四下顾望呼喊说:“李天下,李天下在哪里?”敬新磨急速上前给了唐庄宗一耳光。

  唐庄宗变了脸色,左右的人都惊恐,艺人们也十分震惊害怕,一起抓住敬新磨责问说:“你怎么敢打天子耳光?”敬新磨回答说:“李天下,只有一个人罢了,又呼叫谁呢!”于是人们都笑了,唐庄宗很高兴,重重赏赐敬新磨。

  敬新磨曾在殿中奏事,殿廷中有很多恶狗,敬新磨离去,一条恶狗起身追他,敬新磨躲在柱子后呼叫说:“陛下不要放纵你的儿女咬人!”唐庄宗家世本是蕃夷,蕃夷人忌讳称狗,因此敬新磨藉此讥讽他。

  唐庄宗大怒,拉弓搭箭将要射杀他,敬新磨急忙呼喊说:“陛下不要杀死我!我和陛下是连为一体的,杀了我不吉祥!”唐庄宗大惊失色,问他是什么缘故,回答说:“陛下建国时,改年号为同光,天下都称陛下为同光帝。

  同,就是铜,如果杀了我敬新磨,那么‘同’就没有光泽了。”唐庄宗大笑,于是放了弛。

  但当时的乐官,只有敬新磨最擅长滑稽取笑,他的笑话最出名,而没有听说他别的过失罪恶。

  那些败政乱国的伶人,以景进、史彦琼、郭门高三人为首。

  这时,乐官们进出官廷,侮辱戏弄官吏,群臣愤慨憎恨,没有人敢吐露怨气,有的人反而依托乐官,来希求恩宠,四方的藩镇,争相行贿,而景进在其中最专权。

  唐庄宗派景进等人出访民间,事情无论大小都上报。

  每当景进在殿中奏报事情,左右的人都叫退下,军机国事都参与决断,三司使孔谦把他当做哥哥事奉,称他为“八哥”。

  唐庄宗刚进入洛阳时,住在唐过去的宫室中,而官女嫔妃不全。

  宦官们迎合旨意,多次说晚上在宫中看见鬼怪,互相惊吓,唐庄宗询问祈祷消炎的办法,于是说:“过去唐代后官中宫女上万人,现在宫中空虚多怪,应当用人填补,纔能止绝鬼怪。”唐庄宗欣然赞同。

  后来到邺都,于是派景进等人挑选邺都的美女一千人,来充实后宫。

  而景进等人借机干坏事,军士的妻子女儿因此逃跑失散的有几千人。

  唐庄宗返回洛阳,景进用车载上邺都的美女一千人相随,路上前后相连,男女无别。

  魏王李继岌攻破蜀,刘皇后听信宦官的诬告,派李继岌残杀郭崇韬。

  郭崇韬素来憎恨乐官,常常制裁抑制他们,乐官因此都为他的死高兴。

  皇帝的弟弟李存火,是郭崇韬的女婿,景进对唐庄宗进谗言说:“李存父要反叛了,替他的岳父报仇。”于是拘囚李存父把他杀掉。

  朱友谦以梁河中府而向晋投降,到唐庄宗入洛阳时,乐官们都向朱友谦索贿,朱友谦拿不出来而推辞了。

  景进于是说朱友谦的坏话:“郭崇韬被杀了,朱友谦心中不安,必定会反叛,应当一并杀掉。”于是他和他的将领五六人都被灭族,天下认为他们很冤枉。

  景逞,官做到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史彦琼,担任武德使,住在邺都,而魏博六州的政事都由史彦琼决定,从留守王正言以下,都俯首事奉他。

  这时,郭崇韬在蜀无罪被杀,人们还不知道他的死,只见在京师杀死他的儿子们,因而流传说:“郭崇韬杀死魏王李继岌而自己称王于蜀中,因此他全家被灭族。”邺都人听了,正感到疑惑不解。

  不久,朱友谦又被杀掉。

  朱友谦的儿子朱廷徽任澶州刺史,诏令史彦琼杀掉他,史彦琼对这事保密,半夜驰马出城。

  邺都人见史彦琼无缘无故半夜驰马出城,于是震惊传布说:“刘皇后对郭崇韬杀死李继岌感到愤慨,已经杀掉皇帝,自己登位,紧急召史彦琼商议事情。”邺都人十分恐惧。

  有贝州来邺都的人,把这些话传回去了,戍守士兵皇甫晖听说此事,于是挟持趟在礼作乱。

  趟在礼到馆陶后,邺都巡检使孙铎,进见史彦琼求兵抵御贼人,史彦琼不肯给他,说:“贼兵还没有到,到了再给你军队难道就晚了吗?”不久贼军到来,史彦琼率军登上北门,听见贼军的呼声,十分恐惧,丢下他的军队逃跑,一人骑马回到京师。

  趟在礼因此能进入邺都,叛乱成功,都是史彦琼引起却又纵容作乱的结果。

  郭门高,名叫从谦,门高是他的艺名。

  虽然他是以艺人受到重用,但他曾立有军功,因此任命他为从马直指挥使。

  从马直是亲军。

  郭从谦因为姓郭,于是拜郭崇韬为叔父,而皇帝的弟弟李存又又把郭从谦当作养子。

  郭崇韬死,李存火被囚禁,郭从谦在军中摆下酒,愤愤然流泪,说这两个人冤枉。

  这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在宫中值夜守卫,晚上策谋作乱,事情败露被杀。

  唐庄宗对郭从谦开玩笑说:“你的同党李存父、郭崇韬辜负了我,你又唆使王温反叛,还想做什么呢?”郭从谦恐惧,退下后煽动他的士兵说:“全部用掉你们的家财,吃肉喝酒,不要为以后作打算。”士兵们问他什么原因,郭从谦于是说:“皇上因为王温的缘故,等待攻破邺都,全部活埋你们。”士兵们相信了,都愿作乱。

  李嗣源的军队反叛,向京师进军,唐庄宗向束奔汴州,而李嗣源先到。

  唐庄宗到万胜,不能入城而返回,士兵逃散,还剩下雨万多人。

  过了几天,唐庄宗又束奔汜水,打算把守关口来抵抗。

  四月丁亥初一,在中兴殿接受群臣朝见,宰相面对三刻之久。

  随行护驾的黄甲马军在宣仁门、步兵在五凤门摆开战阵来等候。

  唐庄宗到内殿进食,郭从谦从军营出来,露出刀、搭满箭,迅速进攻兴教门,和黄甲军互相对射。

  唐庄宗听说兵变,率领各王卫士把乱兵赶出宫门,乱兵放火烧毁城门,攀着城墙攻入,唐庄宗杀死数十上百人。

  乱军从楼上向皇帝射箭,皇帝受重伤,倒在绛霄殿廊下,从皇后到各王左右的人都逃跑了。

  到午时,皇帝驾崩,五坊乐人善友,收聚乐器焚烧尸体。

  李嗣源进入洛阳,得到唐庄宗的骨殖,安葬在新安的雍陵。

  任郭从谦为景州刺史,不久杀了他。

  《传》说:“你从这里开始,必定在这里结束。”唐庄宗喜好乐官,而被乐官郭门高杀掉,用乐器焚尸。

  能不相信吗!能不引以为戒吗!

参考资料:

1、 佚名.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9853915823750.html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全书共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新五代史》撰写时,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五代史补》等,因此内容更加翔实。但《新五代史》对旧“志”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