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先患病而后气血违逆的,治其病为本;先气血违逆而后患病的,治其气血违逆为本。先受寒邪而后致病的,治其寒邪为本。先患病而后发生寒症的,治其病为本。先受热邪而后致病的,治其热邪为本。先腹泄而后发生其它病的,治腹泄为本,一定要先将腹泄治好,才能治疗其它的病;先患病而后发生腹泄的,治其病为本。先患病而后发生胸腹满闷之中满症的,先治其中满的标病;先中满而后心烦的,治其中满为本。人生病的原因,有客气所致,也有同气所致。患病时,如大小便不通,就要先治标病;如大小便通畅,先治其本病。
疾病发作而为邪逆有余的实症,邪逆有余的实症为本,发作的病为标,应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疾病发作而为正气不足的虚症,正气不足为标,发作的病为本,应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治病要仔细观察病情的轻重,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调洽,病轻者可以标本兼治,病重者先单治本或单治标。先是大小便不利而后生出其它病症的,应当先治大小便不利这个本病。
参考资料: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起源于轩辕黄帝,后又经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增补发展创作,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