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词网

读解

作者:佚名

孟子虽然担任齐国国卿,实际上却是虚名,而王驩虽然是副使,却是齐王手下的宠臣,他自专行事,其实也是齐王之意。孟子若谦恭地与王驩商量公事,则会使王驩更自以为是。若是孟子摆出高傲的样子,则会使王驩忌惮孟子专权。所以两人往返千里,不谈一言,这表明孟子确实很懂为人处事的原则,采取的是最佳行为方式。孟子之不谈,并不是不办事,该怎样办他就怎样办。而王驩作为副使,总不敢超越职权于吊丧之事上有闪失。这就是孟子对于忠于职守的说明。也是孟子对孔子“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1、 佚名.平和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9545f401000ak5.html
    

《孟子》四书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各项活动,及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学说和思想,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作者: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 著年代:公元前25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