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词网

读解

作者:佚名

本篇本章是接着养浩然之气而讲的个人的修养问题,仍是对行为方式的讨论。孟子的学生陈代劝说孟子委屈自己去见诸侯,即使不能成就王道,也可以富国强兵而称霸于世。而孟子则认为,“枉尺而直寻”乃是就求利而言的,如果有利益,不论是屈曲一尺而伸展八尺,还是屈曲八尺而伸展一尺,那只是某些人的价值取向,因此他举了虞人宁死不受齐景公非礼之招以及王良羞与奚驾车的例子来说明,每个人的人生价值取向都是不一样的,做人就应该懂得,有志之士不会忘记自己身处沟壑的处境,有勇之士不会忘记抛头颅洒热血的道理。如果说,弯曲自己的人生道路去随从别人的人生道路,那是为什么呢?无非是求利罢了;那么,求得眼前的一点利益而放弃了自己未来的大利益,孰是孰非呢?何况,屈曲自己人生道路的人,是不能矫正别人的人生道路的。孟子的这种人生观、价值观确实值得我们现代人深思,一是屈曲八尺而伸展一尺,只追求眼前利益是否值得?二是屈曲自己的人生道路而去矫正别人的人生道路,是否可能?当然,帮助别人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那是每个做教师、每个做父母的人的责任,做教师的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屈曲自己的人生道路去帮助去矫正学生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只有做父母的和某些做恋人的,愿意屈曲自己的人生道路去帮助去矫正亲人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也就是说,牺牲自己而警醒亲人“浪子回头”。但是,这样的父母和恋人的做法是否成功?还值得商榷。所以,在我们每个人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时,一定要考虑这两个问题,从而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

参考资料:

1、 佚名.平和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9545f401000ak9.html
    

《孟子》四书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相传另有《孟子外书》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书》系明姚士粦伪作)。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各项活动,及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学说和思想,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作者: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 著年代:公元前25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