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词网

诗文 作者 典籍 成语

  释名 箬,音若。亦名辽叶。 气味 (叶)甘、寒、无毒。 主治 咽喉闭痛。用箬叶、灯心草,烧灰,等分吹喉部,有效。 肺壅、流鼻血。用箬叶(烧灰)、白面各三钱,研匀,清水冲服二钱。 月经不止。用箬叶灰、蚕纸灰,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肠风便血。用箬叶烧存性,每次服三匙,空...

  释名 亦名苇、葭。花名蓬 ,笋名 (音拳)。初生的苇叫葭,未开花时叫芦,长成后叫苇。 气味 (根)甘、寒、无毒。(笋)小苦、冷、无毒。(茎、叶)甘、寒、无毒。(蓬 )甘、寒、无毒。 主治 骨蒸肺痿(肺结核)。用芦根、麦门冬、地骨皮、生姜各十两,梧皮、茯苓各五两,加水二斗,煮成...

甘蕉

  释名 亦名芭蕉、夭苴、芭苴。 气味 甘、大寒、无毒。 主治 一切肿毒。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 流动性红色风疹。治方同上。 风火牙痛及虫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热含漱。 消渴,骨节烦热。用芭蕉根捣汁,随时饮一、二合。 血淋涩痛。用芭蕉根、旱莲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两次。 肿毒初...

防葵

  释名 房苑、梨盖、利茹。 气味 (根)辛、寒、无毒。 主治 肿病。用记葵开为末,每服少许,温酒送下。 癫狂邪疾。治方同上。 伤寒动气(伤寒汗下后,脐左有动气)。用防葵一两,木香、黄芩、柴胡各半两。各药混合后,每取半两加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温服。此方名“防葵散”。...

蓑荷

  释名 亦名覆菹、 草、 苴、 苴、嘉草。 气味 (根)辛、温、有小毒。(叶)苦、甘、寒、无毒。 主治 喉舌疮烂。用 荷根泡酒半日,取汁含漱。 吐血、痔血。用 荷根一把,捣汁三升内服。 月经不调。用 荷根,切细,加水煎取二升,再加一点酒,空心服。 受寒声哑。用 荷根二两,捣烂取...

麻黄

  释名 亦名龙沙、卑相、卑盐。 气味 (茎)苦、温、无毒。(根节)甘、平、无毒。 主治 流行热病(初起阶段)。用麻黄一两,水煎至半干,去渣留汁,加米及豉,煮成粥。先以热水洗澡,然后食粥,汗出即愈。 伤寒黄疸。用麻黄一把,去节,棉裹,加酒五升,煮至半升,一次服完,微汗见效。此方名...

木贼

  气味 (茎)甘、微苦、无毒。 主治 目昏多泪。用木贼(去节)、苍术(淘米水泡过)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茶调下。或加蜜做成丸子吞服亦可。 急喉痹塞。用木贼在牛粪火上烧存性,每服一钱,冷水送下,血出即安。 血痢不止。用木贼五钱,水煎,温服。一天服一次。 泻血不止。方同上,一天...

狼毒

  气味 (根)辛、平、有大毒。 主治 心腹前。用狼毒二两、附子半两,捣烂,加蜜成丸,如梧子大。第一天服一丸,第二天服二丸,第三天服三丸,然后又双一丸起至三丸止,如此循环直以病愈。 腹中冷痛(民证停痰,两胁痞满)。用狼毒三两、附子一两、旋复花三两,共捣为末,加蜜做在做成丸,如梧子大...

灯心草

  释名 亦名虎须草、碧玉草。 气味 (茎、根)甘、寒、无毒。 主治 伤口流血。用灯心草嚼烂敷患处。 鼻血不止。用灯心草一两为末,加丹砂一钱。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喉痹。用灯心草一把,瓦上烧存性,加炒盐一匙,每取少许吹入喉中。又方:用灯心草灰二钱,加硼砂粉一钱,和匀,吹喉。又方:...

地黄

  释名 亦名 (音户)、芑(音起)、地髓。 气味 (生地黄)甘、寒、无毒。(熟地黄)甘、微苦、微温、无毒。 主治 吐血唾血,补虚、除热,去痈疖。用生地黄不拘多少,三捣三压,取全部液汁,装瓦器中,盖严,在热水中熬浓,去渣再煎成糖稀状,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送下。一天服...

古诗分类
文言文分类
古文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