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词网

诗文 作者 典籍 成语

  释名 白菜。按陆佃埤雅云: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名菘。今谓之白菜,其色表白也。 气味 (茎、叶)甘、温、无毒。(子)甘、平、无毒。 主治 (茎叶)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消食下气,治瘴气,止热气嗽。冬汁尤传佳。和中,利大小便。(子)作油,涂头长发,涂刀剑不钝...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子)辛、热、无毒。 主治 牙龈肿烂。用芥菜秆烧存性,研为末,频敷患处即愈。 漆疮搔痒。用芥菜煎汤洗浴。 痔疮肿痛。用芥菜捣烂,作成饼,贴肿处,或坐在饼上。 感寒无汗。用水调芥子末填脐内,另以热物隔衣推熨,取汗为效。 中风口噤,舌缩。用芥菜子一升,...

白芥

  释名 胡芥、蜀芥。 气味 (子)辛、温、无毒。 主治 反胃上气。用白芥子末一、二钱,酒冲服。 热痰烦晕。用白芥子、大戟、甘遂、硭硝、朱砂,等分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芥丸”。 腹冷气起。用白芥子一升,微炒,研为末,加开水沁过的蒸饼做成丸子...

土菌

  释名 杜蕈、地蕈、菇子、地鸡、獐头。 气味 甘、寒、有毒。 主治 烧灰,敷疮疥。...

芜菁

  释名 蔓菁、九英菘、诸葛菜。 气味 (根、叶)苦、温、无毒。(子)苦、辛、平、无毒。 主治 肿毒。用生蔓菁一把,加盐少许,一起捣烂敷患处,一天换三次。又方:用未沾水的蔓菁叶烧成灰,调猪油敷涂。 乳痈寒热。取蔓菁根、叶,去土,不用水洗,和盐捣烂涂患处,药热即换。冬月只须用根即可...

莱菔

  释名 芦萉 、萝卜、紫花菘、温菘、土酥。 气味 温、无毒。(根)辛、甘,(叶)辛、苦。 主治 反胃。用蜂蜜煎萝卜细细嚼咽。 肺痿咳血。用萝卜和羊肉或鲫鱼煮熟,频食,有效。 鼻血不止。用萝卜捣汁半碗,加酒少许,热服,并以汁注入鼻中。或先将酒煎开,加 萝卜再煎,饮服。 禁口蜊。用...

生姜

  气味 辛、微温、无毒。 主治 疟疾寒热(脾胃聚痰,发为寒热)。和生姜四两,捣取自然汁一酒杯,璐一夜。发病日五更饮服即可止疟 ,未止再服。 寒热痰嗽。初起时烧姜一块含咽。 霍乱转筋,入腹欲死。用生姜三两,捣烂,加酒一升煮取三两,沸后服,同时以姜捣烂贴痛处。 胸胁满痛(心胸、胁下,...

鸡菌

  释名 鸡菌。南人谓为鸡苁,皆言其味似之也。 主治 益胃清神,治痔。...

干姜

  释名 白姜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脾胃虚冷,吃不下饭。和白干姜在浆水中煮透,取出焙干,捣为末,加陈米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白开水送下。其效极验。 头晕吐逆。用干姜(炮)二钱半、甘草(炒)一钱二分,加水一碗半,煎至五成服下。有 效。 水泻。用干姜(炮)研...

胡荽

  释名 香荽、胡菜、 荽。 气味 (根、叶)辛、温、微毒。(子)辛、酸、平、无毒。 主治 痘疹不快。和胡荽二两,切碎,放入两碗酒中煎沸,盖严勿令漏气。待冷定后,去渣,含酒轻喷病孩颈背直至两足,勿喷头面。用命名痘疹发出。 孩子丹。用胡荽捣汁涂搽。 产后无乳。用干胡荽煎汤饮服。 小...

古诗分类
文言文分类
古文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