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词网

诗文 作者 典籍 成语

卷三十六

    ○诚节   《易》称:“圣人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又云:“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然而士之立身成名,在乎仁义而已。故仁道不远,则杀身以成仁,义重于生,则捐 生而取义。是以龙逢投躯于夏癸,比干竭节于商辛,申蒯断臂于齐庄,弘演纳肝于 卫懿。爰逮汉之纪信、栾布,晋之向雄、嵇绍...

卷三十七

    ○孝义   《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论语》云:“君 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吕览》云:“夫孝,三皇、 五帝之本务,万事之纲纪也。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顺者,其唯孝乎!” 然则孝之为德至矣,其为道远矣,其化人深矣。...

卷三十八

    ○循吏   古之善牧人者,养之以仁,使之以义,教之以礼,随其所便而处之,因其所欲 而与之,从其所好而劝之。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 苦为之悲,故人敬而悦之,爱而亲之。若子产之理郑国,子贱之居单父,贾琮之牧 冀州,文翁之为蜀郡,皆可以恤其灾患,导以忠...

卷三十九

    ○酷吏   夫为国之体有四焉:一曰仁义,二曰礼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罚。仁义礼制, 政之本也,法令刑罚,政之末也。无本不立,无末不成。然教化远而刑罚近,可以 助化而不可以专行,可以立威而不可以繁用。《老子》曰:“其政察察,其人缺缺。” 又曰:“法令滋章,盗贼多有。”然则令之...

卷四十

    ○儒林   儒之为教大矣,其利物博矣。笃父子,正君臣,尚忠节,重仁义,贵廉让,贱 贪鄙,开政化之本源,凿生民之耳目,百王损益,一以贯之。虽世或污隆,而斯文 不坠,经邦致治,非一时也。涉其流者,无禄而富,怀其道者,无位而尊。故仲尼 顿挫于鲁君,孟轲抑扬于齐后,荀卿见珍于强楚...

卷四十一

    ○文学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传》曰: “言,身之文也,言而不文,行之不远。”故尧曰则天,表文明之称,周云盛德, 著焕乎之美。然则文之为用,其大矣哉!上所以敷德教于下,下所以达情志于上, 大则经纬天地,作训垂范,次则风谣歌颂,匡主和...

卷四十二

    ○隐逸   自肇有书契,绵历百王,虽时有盛衰,未尝无隐逸之士。故《易》称“遁世无 闷”,又曰“不事王侯”;《诗》云“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礼》云“儒有上 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语曰“举逸民,天下之人归心焉”。虽出处殊途,语默 异用,各言其志,皆君子之道也。洪崖兆其始,...

卷四十三

    ○艺术   夫阴阳所以正时日,顺气序者也;卜筮所以决嫌疑,定犹豫者也;医巫所以御 妖邪,养性命者也;音律所以和人神,节哀乐者也;相术所以辩贵贱,明分理者也; 技巧所以利器用,济艰难者也。此皆圣人无心,因民设教,救恤灾患,禁止淫邪。 自三五哲王,其所由来久矣。然昔之言阴阳者...

卷四十四

    ○外戚   历观前代外戚之家,乘母后之权以取高位厚秩者多矣,然而鲜有克终之美,必 罹颠覆之患,何哉?皆由乎无德而尊,不知纪极,忽于满盈之戒,罔念高危之咎, 故鬼瞰其室,忧必及之。夫其诚著艰难,功宣社稷,不以谦冲自牧,未免颠蹶之祸, 而况道不足以济时,仁不足以利物,自矜于己...

卷四十五

    ○列女   自昔贞专淑媛,布在方策者多矣。妇人之德,虽在于温柔,立节垂名,咸资于 贞烈。温柔,仁之本也;贞烈,义之资也。非温柔无以成其仁,非贞烈无以显其义。 是以诗书所记,风俗所在,图像丹青,流声竹素,莫不守约以居正,杀身以成仁者 也。若文伯、王陵之母,白公、杞植之妻,鲁...

古诗分类
文言文分类
古文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