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六 建中元年三月,礼仪使上言:“东都太庙阙木主,请造以祔。”初,武后于东 都立高祖、太宗、高宗三庙。至中宗已后,两京太庙,四时并飨。至德乱后,木主 多亡缺未祔。于是议者纷然,而大旨有三:“其一曰,必存其庙,遍立群主,时飨 之。其二曰,建庙立主,存而不祭,若皇舆时巡,...
礼仪七 贞观十四年,太宗因修礼官奏事之次,言及丧服,太宗曰:“同爨尚有缌麻之 恩,而嫂叔无服。又舅之与姨,亲疏相似,而服纪有殊,理未为得。宜集学者详议。 余有亲重而服轻者,亦附奏闻。”于是侍中魏征、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奏议曰: 臣闻礼所以决嫌疑,定犹豫,别同异,明...
音乐一 乐者,太古圣人治情之具也。人有血气生知之性,喜怒哀乐之情。情感物而动 于中,声成文而应于外。圣王乃调之以律度,文之以歌颂,荡之以钟石,播之以弦 管,然后可以涤精灵,可以祛怨思。施之于邦国则朝廷序,施之于天下则神祇格, 施之于宾宴则君臣和,施之于战阵则士民勇。 ...
音乐二 高祖登极之后,享宴因隋旧制,用九部之乐,其后分为立坐二部。今立部伎有 《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 《圣寿乐》、《乐圣乐》,凡八部。《安乐》者,后周武帝平齐所作也。行列方正, 象城郭,周世谓之城舞。舞者八十人。刻木为面,...
音乐三 贞观二年,太常少卿祖孝孙既定雅乐,至六年,诏褚亮、虞世南、魏徵等分制 乐章。其后至则天称制,多所改易,歌辞皆是内出。开元初,则中书令张说奉制所 作,然杂用贞观旧词。自后郊庙歌工乐师传授多缺,或祭用宴乐,或郊称庙词。二 十五年,太常卿韦縚令博士韦逌、直太乐尚冲、乐...
音乐四 享太庙乐章十三首贞观中魏徵褚亮等作 迎神用《永和》黄钟宫三成,大吕角二成,太簇徵二成,应钟羽二成,总九变 同用。: 于穆烈祖,弘此丕基。永言配命,子孙保之。百神既洽,万国在兹。是用孝享, 神其格思。 皇帝行用《太和》词同冬至圆丘。 ...
历一 太古圣人,体二气之权舆,赜三才之物象,乃创纪以穷其数,画卦以通其变。 而纪有大衍之法,卦有推策之文,由是历法生焉。殷人用九畴、五纪之书,《周礼》 载冯相、保章之职,所以辨三辰之躔次,察九野之吉凶。历代畴人,迭相传授,盖 推步之成法,协用之旧章。暨秦氏焚书,遗文残缺...
历二 ○麟德甲子元历 上元甲子,距今大唐麟德元年甲子,岁积二十六万九千八百八十算。推法:一 千三百四十。期实:四十八万九千四百二十八。旬周:六十。 ○推气序术 置入甲子元积,算距今所求年,以期乘之,为期总。满法得一为积日,不满为 小馀。旬去积日,...
历三 开元《大衍历经》 演纪上元阏逢困敦之岁,距今开元十二年甲子岁,岁积九千六百六十六万一千 七百四十算。 大衍步中朔第一 大衍通法:三千四十。 策实:一百一十一万三百四十三。 揲法:八万九千七百七十三。 灭法:九万一千三...
天文上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是故古之哲王,法垂象以施化,考庶征以 致理,以授人时,以考物纪,修其德以顺其度,改其过以慎其灾,去危而就安,转 祸而为福者也。夫其五纬七纪之名数,中官外官之位次,凌历犯守之所主,飞流彗 孛之所应,前史载之备矣。 武德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