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六 二曰宾礼,以待四夷之君长与其使者。 蕃国主来朝,遣使者迎劳。前一日,守宫设次于馆门之外道右,南向。其日, 使者就次,蕃主服其国服,立于东阶下,西面。使者朝服出次,立于门西,东面; 从者执束帛立于其南。有司出门,西面曰:“敢请事。”使者曰:“奉制劳某主。”...
礼乐七 四曰嘉礼。 皇帝加元服。 有司卜日,告于天地宗庙。 前一日,尚舍设席于太极殿中楹之间,莞筵纷纯,加藻席缁纯,加次席黼纯。 有司设次,展县,设案,阵车辇。设文官五品以上位于县东,武官于县西,六品以 下皆于横街之南,北上。朝集使分方于文武官当...
礼乐八 皇帝纳皇后。 制命太尉为使,宗正卿为副,吏部署承以戒之。前一日,有司展县、设桉、陈 车舆于太极殿廷,如元日。文武九品、朝集、蕃客之位,皆如冠礼。设使者受命位 于大横街南道东,西上,副少退,北面。侍中请“中严”。群臣入就位。使、副入, 立于门外道东,西面。...
礼乐九 皇帝元正、冬至受群臣朝贺而会。 前一日,尚舍设御幄于太极殿,有司设群官客使等次于东西朝堂,展县,置桉, 陈车舆,又设解剑席于县西北横街之南。文官三品以上位于横街之南,道东;褒圣 侯位于三品之下,介公、酅公位于道西;武官三品以上位于介公之西,少南;文官 四...
礼乐十 五曰凶礼。 《周礼》五礼,二曰凶礼。唐初,徙其次第五,而李义府、许敬宗以为凶事非 臣子所宜言,遂去其《国恤》一篇,由是天子凶礼阙焉。至国有大故,则皆临时采 掇附比以从事,事已,则讳而不传,故后世无考焉。至开元制礼,惟著天子赈恤水 旱、遣使问疾、吊死、举哀...
礼乐十一 声无形而乐有器。古之作乐者,知夫器之必有弊,而声不可以言传,惧夫器失 而声遂亡也,乃多为之法以著之。故始求声者以律,而造律者以黍。自一黍之广, 积而为分、寸;一黍之多,积而为龠、合;一黍之重,积而为铢、两。此造律之本 也。故为之长短之法,而著之于度;为之多少之...
礼乐十二 自周、陈以上,雅郑淆杂而无别,隋文帝始分雅、俗二部,至唐更曰“部当”。 凡所谓俗乐者,二十有八调:正宫、高宫、中吕宫、道调宫、南吕宫、仙吕宫、 黄钟宫为七宫;越调、大食调、高大食调、双调、小食调、歇指调、林钟商为七商; 大食角、高大食角,双角,小食角、...
仪卫上 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驾”,皆有卫有严。羽葆、华盖、旌旗、罕毕、 车马之众盛矣,皆安徐而不哗。其人君举动必以扇,出入则撞钟,庭设乐宫,道路 有卤簿、鼓吹。礼官百司必备物而后动,盖所以为慎重也。故慎重则尊严,尊严则 肃恭。夫仪卫所以尊君而肃臣,其声容文采,虽...
车服 唐初受命,车、服皆因隋旧。武德四年,始著车舆、衣服之令,上得兼下,下 不得拟上。 凡天子之车: 曰玉路者,祭祀、纳后所乘也,青质,玉饰末;金路者,飨、射、祀还、饮至 所乘也,赤质,金饰末;象路者,行道所乘也,黄质,象饰末;革路者,临兵、巡 守所乘也...
历一 历法尚矣。自尧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其事略见于 《书》。而夏、商、周以三统改正朔,为历固已不同,而其法不传。至汉造历,始 以八十一分为统母,其数起于黄钟之龠,盖其法一本于律矣。其后刘歆又以《春秋》、 《易象》推合其数,盖傅会之说也。至唐一行始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