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词网

诗文 作者 典籍 成语

卷四十七

    ◎顺帝十   二十六年春正月己酉,以崇政院使孛罗沙为御史大夫。壬子,以完者木知枢密院事。是月,以沙蓝答里为中书左丞相。命燕南、河南、山东、陕西、河东等处举人会试者,增其额数,进士及第以下递升官一级。   二月癸丑朔,立河淮水军元帅府于孟津县。甲戌,诏天下,以比者逆臣孛罗帖...

卷一

    ◎天文一   司天之说尚矣,《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又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自古有国家者,未有不致谨于斯者也。是故尧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舜在璇玑、王衡,以齐七政,天文于是有测验之器焉。然古之为其法者三家:曰周髀,曰宣夜,曰浑天。周髀、宣夜先绝,而浑...

卷二

    ◎天文二   ○月五星凌犯及星变下   顺帝元统元年正月癸酉,太白昼见。二月戊戌,亦如之。己亥,填星退犯太微东垣上相。丙辰,太阴犯天江下星。三月戊寅,太阴犯太微东垣上相。五月丁酉,荧惑犯太微垣右执法。六月丁丑,太阴犯垒壁阵西第二星。七月己亥,太阴犯房宿北第二星。九月甲午,...

卷三

    ◎五行一   人与天地,参为三极,灾祥之兴,各以类至。天之五运,地之五材,其用不穷,其初一阴阳耳,阴阳一太极耳。而人之生也,全付畀有之,具为五性,著为五事,又著为五德,修之则吉,不修则凶,吉则致福焉,不吉则致极焉。征之于天,吉则休征之所应也,不吉则咎征之所应也。天地之气,无...

卷四

    ◎五行二   ○水不润下   元统元年五月,汴梁阳武县河溢害稼。六月,京畿大霖雨,水平地丈余。泾河溢,关中水灾。黄河大溢,河南水灾。泉州霖雨,溪水暴涨,漂民居数百家。七月,潮州大水。二年正月,东平须城县、济宁济州、曹州济阴县水灾。二月,滦河、漆河溢,永平路属县皆水。瑞州路...

卷五

    ◎历一   夫明时治历,自黄帝、尧、舜与三代之盛王,莫不重之,其文备见于传记矣。虽去古既远,其法不详,然原其要,不过随时考验,以合于天而已。汉刘歆作《三统历》,始立积年日法,以为推步之准。后世因之,历唐而宋,其更元改法者,凡数十家,岂故相为乖异哉?盖天有不齐之运,而历为一定...

卷六

    ◎历二   ○授时历议下   交食   历法疏密,验在交食,然推步之术难得其密,加时有早晚,食分有浅深,取其密合,不容偶然。推演加时,必本于躔离朓朒;考求食分,必本于距交远近;苟入气盈缩、入转迟疾未得其正,则合朔不失之先,必失之后。合朔失之先后,则亏食时刻,其能密乎?日...

卷七

    ◎历三   ○授时历经上   步气朔第一   至元十八年岁次辛巳为元。(上考往古,下验将来,皆距立元为算。周岁消长,百年各一,其诸应等数,随时推测,不用为元。)   日周,一万。   岁实,三百六十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五分。   通余,五万二千四百二十五分。   朔...

卷八

    ◎历四   ○授时历经下   步中星第五   大都北极,出地四十度太强。   冬至,去极一百一十五度二十一分七十三秒。   夏至,去极六十七度四十一分一十三秒。   冬至昼,夏至夜,三千八百一十五分九十二秒。   夏至昼,冬至夜,六千一百八十四分八秒。   昏...

卷九

    ◎历五   ○庚午元历上   演纪上元庚午,距太祖庚辰岁,积年二千二十七万五千二百七十算外,上考往古,每年减一算,下验将来,每年加一算。   步气朔术   日法,五千二百三十。   岁实,一百九十一万二百二十四。   通余,二万七千四百二十四。   朔实,一十五...

古诗分类
文言文分类
古文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