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词网

诗文 作者 典籍 成语

卷二十

    ◎礼乐一   《传》曰:“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致礼以治躬,外貌斯须不庄不敬,则慢易之心入之矣;致乐以治心,中心斯须不和不乐,则鄙诈之心入之矣。古之礼乐,壹本于人君之身心,故其为用,足以植纲常而厚风俗;后世之礼乐,既无其本,唯属执事者从事其间,故仅足以美声文...

卷二十一

    ◎礼乐二   ○制乐始末   太祖初年,以河西高智耀言,征用西夏旧乐。太宗十年十一月,宣圣五十一代孙衍圣公元措来朝,言于帝曰:“今礼乐散失,燕京、南京等处,亡金太常故臣及礼册、乐器多存者,乞降旨收录。”于是降旨,令各处管民官,如有亡金知礼乐旧人,可并其家属徙赴东平,令元措...

卷二十二

    ◎礼乐三   ○郊祀乐章   成宗大德六年,合祭天地五方帝乐章:   降神,奏《乾宁之曲》,六成:   圜钟宫三成   惟皇上帝,监德昭明。祀考承天,治底隆平。孝思维则,禋祀荐诚。神其降格,万福来并。   黄钟角一成(词同前。)   太簇徵一成(词同前。)  ...

卷二十三

    ◎礼乐四   ○郊祀乐舞   降神文舞,(崇德之舞。)《乾宁之曲》六成。   圜钟宫三成。始听三鼓,(一声钟,一声鼓,凡三作,后仿此。)一鼓稍前,开手立;二鼓合手,退后;三鼓相顾蹲。三鼓毕,间声作。(二声钟,一声鼓。)一鼓稍前,舞蹈;二鼓举左手,收,左揖;三鼓举右手,收...

卷二十四

    ◎礼乐五   ○乐服   乐正副四人,舒脚幞头,紫罗公服,乌角带,木笏,皂靴。   照烛二人,服同前,无笏。   乐师二人,服绯,冠、笏同前。   运谱二人,服绿,冠、笏同前。   舞师二人,舒脚幞头,黄罗绣抹额,紫服,金铜荔枝带,皂靴,各执仗。(仗,牙仗也。) ...

卷二十五

    ◎祭祀一   礼之有祭祀,其来远矣。天子者,天地宗庙社稷之主,于郊社禘尝有事守焉,以其义存乎报本,非有所为而为之。故其礼贵诚而尚质,务在反本循古,不忘其初而已。汉承秦弊,郊庙之制,置《周礼》不用,谋议巡守封禅,而方士祠官之说兴,兄弟相继共为一代,而统绪乱。迨其季世,乃合南北...

卷二十六

    ◎祭祀二   ○郊祀下   仪注之节,其目有十:   一曰斋戒。祀前七日,皇帝散斋四日于别殿,致斋三日,其二日于大明殿,一日于大次,有司停奏刑罚文字。致斋前一日,尚舍监设御幄于大明殿西序,东向。致斋之日质明,诸卫勒所部屯门列仗。昼漏上水一刻,通事舍人引侍享执事文武四品以...

卷二十七

    ◎祭祀三   ○宗庙上   其祖宗祭享之礼,割牲、奠马湩,以蒙古巫祝致辞,盖国俗也。世祖中统元年秋七月丁丑,设神位于中书省,用登歌乐,遣必阇赤致祭焉。必阇赤,译言典书记者。十二月,初命制太庙祭器、法服。二年九月庚申朔,徙中书署,奉迁神主于圣安寺。辛巳,藏于瑞像殿。三年十二...

卷二十八

    ◎祭祀四   ○宗庙下   亲谢仪,其目有八:   一曰斋戒。前享三日,皇帝散斋二日于别殿,致斋一日于大次。应享官员受誓戒于中书省,如常仪。   二曰陈设,如前亲祀仪。   三曰车驾出宫。前享一日,所司备仪从、内外仗,与应享之官两行序立于崇天门外,太仆卿控御马立于大...

卷二十九

    ◎祭祀五   ○太社太稷   至元七年十二月,有诏岁祀太社太稷。三十年正月,始用御史中丞崔彧言,于和义门内少南,得地四十亩,为壝垣,近南为二坛,坛高五丈,方广如之。社东稷西,相去约五丈。社坛土用青赤白黑四色,依方位筑之,中间实以常土,上以黄土覆之。筑必坚实,依方面以五色泥...

古诗分类
文言文分类
古文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