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词网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30577人评分) 8.3

朝代:唐代

作者: 杜牧

原文: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
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评分:
很差 较差 还行 推荐 力荐

参考翻译

写翻译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站在溪桥远眺,落日西斜,距地两竿,对岸杨柳含烟,淡影朦胧。
水面上,荷叶亭亭、相簇相拥,一阵西风吹过,满溪荷叶随风翻转,似含无限愁情。

秋天的声音都会扰乱客子离人的心绪,云梦泽上芦苇苍苍,凄冷的秋雨下得很浓密。
雨滴自己滴到台阶前的大梧桐叶,关您什么事呢而作哀伤的吟唱?

注释
⑴齐安:今湖北省黄冈黄州一带。
⑵两竿:这里形容落日有两竹竿高。
⑶相倚:形容荷叶密密层层地依偎在一起。
⑷梦泽:即云梦泽。唐李白《〈大猎赋〉序》:“楚国不过千里,梦泽居其大半。”蒹(jiān)葭(jiā):指芦荻,芦苇。
⑸干:触犯,冒犯;关连,涉及。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3-674
2、 吴鸥 等.杜牧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88-89

参考赏析

写赏析 写赏析

赏析

  第一首诗的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两竿落日”,则既非在红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苍茫之中。在读者眼前展开的这幅画中的光线和亮度是柔和宜目的。地点是“溪桥上”,则说明诗人行吟之际,既非漫步岸边,也非泛舟溪面,这为后三句远眺岸上柳影、俯视水上绿荷定了方位。   诗的次句“半缕轻烟柳影中”,写从溪桥上所见的岸柳含烟之景。诗人的观察极其细微,用词也极其精确。这一句中的“半缕轻烟”与上句中的“两竿落日”,不仅在字面上属对工整,而

创作背景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两首诗作于齐安(今湖北黄州),应是即景抒情之作。其创作时间当在秋天,具体年份不详。

作者介绍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