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诗词网

雪晴晚望

(30577人评分) 8.3

朝代:唐代

作者: 贾岛

原文: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评分:
很差 较差 还行 推荐 力荐

参考翻译

写翻译 写翻译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独倚竹杖眺望雪霁天晴,只见溪水上的白云叠叠重重。
樵夫正走回那白雪覆盖的茅舍,闪着冷光的夕日步下危峰。
野火烧燃着山上的蔓草,烟烽断续地缭绕着山石中的古松。
我走向返回山寺的道路,远远地,听见了悠扬的暮钟。

注释
1.白屋:以白茅覆盖的屋,贫者所居。
2.危峰:高耸的山峰。
3.石松:石崖上的松树。
4.却回:返回。
5.暮天钟:寺庙里用以报时的钟鼓。

 

参考资料:

1、 滕咸惠 程相占.唐诗精选.北京市:金盾出版社,2002年:361页
2、 王洪.中国古代诗歌精译.北京市:朝华出版社,1993年:464页
3、 陈增杰.唐人律诗笺注集评.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773页

参考赏析

写赏析 写赏析

创作背景

  作者贾岛公元816年长安应举落第,次年与  从弟释无可寄居长安西南圭峰草堂寺。这首诗大约写于此时。

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时景常情,但写得独行踽踽,空山寒寂,表现出清冷的诗风。   诗题四字概括揭示了全诗内容。诗中有雪,有晴,有晚,有望,画面就在“望”中一步步舒展于读者面前。   “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起笔即点出“望”字。薄暮时分,雪霁天晴,诗人乘兴出游,倚着手杖向远处眺望。远山近水,显得更加秀丽素洁。极目遥天,在夕阳斜照下,溪水上空升腾起鱼鳞般的云朵,幻化多姿,几乎多至“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归”、“下”二字勾勒出山间

作者介绍

贾岛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猜您喜欢的诗文: